#小众
#人文游
#自助游
#暑假
#摄影

【序一】您正在载入“大冒险”模式

原本,在去印度之前,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旅行主题叫做“印度搜神记”,也就是说,我是抱着寻访众神的心态,从一个无神论国家去到遍地是信仰的国度,感受宗教赋予人类的巨大能量,以及把社会雕琢成一番与我所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的样态。
然而,老天爷给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尽管我来之前已经预习过很多遍……印度的基础设施很差,街道很脏,老百姓很贫困,但我还是没想到印度的基建能这么差,旅游配套设施能这么匮乏,城际交通能这么不友好,印度人的套路能这么深不见底,搞得我一度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
新德里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印度基本上不属于宜旅游国家,极其不适合背包客新手来尝试,而且倘若没有三五年的自由行经验,来这儿活脱脱变成一只待宰的“小肥羊”。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纵横四海、行走八方的老炮儿,又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旅行方式,想感受一把如同拍真人秀一般,险象环生又高潮迭起的魔幻现实主义之旅……那么,来印度就对了,纵使它不是标准的旅游国家,但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冒险国度。
印度门
说到“印度大冒险”,并不会让你冒什么生命危险。讲实在的,虽然我不喜欢印度人,但我也绝不会故意诋毁他们。有一说一,印度毕竟还是一片“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土地,他们不偷也不抢——只骗,坑蒙拐骗,靠智力输出,凭嘴皮子吃饭。
他们对你的命不感兴趣,他们只对你的钱情有独钟。
斋普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冒险本身并不是来这个国家走一遭的真正目的。
要知道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世界领土面积排名第七的大国,在这片广袤的南亚次大陆上散落着近30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上并不比我大天朝差多少……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
斋普尔
而且,不光是数量,这些文化遗迹的质量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甚至我觉得如泰姬陵琥珀堡这样的顶尖建筑艺术,我一时竟想不到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同类建筑能超过它们。
泰姬陵
▲泰姬陵——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印度国家象征
琥珀堡
▲琥珀堡——气势恢宏、工艺精湛的印度中世纪藩王城堡
新德里贾玛清真寺
贾玛清真寺——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亦是印度最大清真寺
红堡
▲红堡——首都地标建筑,印度版“紫禁城”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
▲维多利亚火车站——世界十大最美火车站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维多利亚纪念堂
▲维多利亚纪念堂——欧式古典主义建筑精华,印度“小白宫”
当我站在高耸的拱门前面凝望壮丽穹顶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叹服,印度的先人是真得伟大;而一旦我出门左转看到脏兮兮的土路和满大街破烂窝棚的时候,又无比惋惜这样的奇观怎么就被造物主安排在这样的国家里了,真得是怕后人暴殄天物。
泰姬陵
瓦拉纳西
但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亲眼所见的、真实到可怕的印度,一个“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魔性国度。
新德里
瓦拉纳西
它有着为人称道的美丽,也有着匪夷所思的离奇,就像我在印度剧院看的爆米花电影《辛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一出是一出的狗血剧情,观众们还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尖叫声,仿佛和他们不按套路出牌的生活节奏交相呼应。
斋浦尔raj mandir电影院
前一秒,你还在称赞它的高大上;后一秒,你就会嫌弃它的脏乱吵。
风之宫殿
斋普尔
前一秒,你还在夸奖它的人民热情友好;后一秒,你就会骂骂咧咧怎么印度人这么坑爹。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瓦拉纳西
前一秒,你还在惊叹印度居然还有无缝对接的机场轨道快线;后一秒,你就会抱怨被密密匝匝的突突车和行人堵死的稀烂的交通。
新德里
孟买
前一秒,你还在干净的厨房里看到身着沙丽的大婶们烘烤着印度薄饼;后一秒,你就会撞见臭水沟边卖着手抓饭的邋里邋遢的小贩。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Chandni Chowk
前一秒,你还在对印度一个咖喱角才5毛钱、一大盘果切才2块钱的超低物价爱到不行;后一秒,宝莱坞一日游200美金的报价立马让你觉得印度人真是想钱想疯了。
菩提迦耶
斋普尔
不得不说,这是我并不短暂的十年旅行生涯中见过的最奇葩,最违和,最矛盾,最令人又爱又恨,最难以自圆其说却又合理存在的地方,没有之一。
恒河
▲在浑浊的恒河水里沐浴的人们
在印度,每天都上演着令我瞠目结舌的事情,好像从前的所有生活经验在这里都通通作废,必须完全换一种思维和角度去试着理解身边所发生的一切。
孟买印度门
而当你放下成见,放低姿态,逐渐适应这种难以言喻的环境设定的时候,你内心忽然会变得异常释怀,顺其自然地配合众人的“即兴表演”,甚至还上瘾似地喜欢起某些你觉得非比寻常而印度人却司空见惯的社会景象,比如每天和生活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打交道。
瓦拉纳西
斋普尔
克久拉霍
也许正是印度这种光怪陆离的魔性氛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达萨瓦梅朵河坛
而我在印度游历的整整十七天里,感觉身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和升华,不是说我有多深入地接触到印度的众神信仰,然后慧根开悟,而是我在这里遭遇的人和事让我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修炼了一番……
菩提伽耶摩诃菩提寺
所以,现在我想管这趟印度之行叫做“修仙记”……对,没错,就是渡劫之后飞升上仙的那种安之若素的修炼。
那烂陀寺
讲到这里,我想给大家描绘的印度游记的基调也交代得差不多了,随后我会一一道来我所见所闻的一个真实印度的方方面面。
达哈维贫民窟

【序二】关于印度最风靡的三条流言

大多数人关于印度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来自网络上最风靡的三条流言,但当我亲临印度之后,我发现真相并不如媒体所宣传的那般,甚至有的完全不攻自破了。
印度
▲一言不合就在火车上开挂的民族(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据我所知,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来印度搭火车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我也从火车上结识的印度乘客口中求证了这一点,他说网传的很多雷人图片,是把孟加拉的“黑锅”强行甩到印度头上,来抹黑印度。
Whatever,我在印度搭了六趟城际火车,低档到高档的都坐过了确实也没见着新闻图片里的“开挂”情况发生。
印度
▲在火车上不开挂开始思考人生的三哥
事实上,印度铁路部门早就不设置无座车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挂票”)了,买不到座儿得去waiting list。
而且为了安全起见,有人挂在车厢两旁或坐在车顶,火车是不会开的,顶多就是运行途中有少数人从敞开的车厢门探出头来放个风。
印度
▲我镜头中的印度火车
第二条:印度特产印度飞饼。
拜托,印度压根就没有印度飞饼啊!
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没找到?
怎么可能?那么有名的东西,都蜚声海外了,那不得满大街都是啊……
我去了两个多礼拜,走了八个城市,一家卖飞饼的店也没见过,从街边摊到大酒店,乃至品类超全的自助餐厅,我都没有看到厨师们在头顶上旋转跳跃的印度飞饼……后来谷歌了一下,果然如我所料,印度没有印度飞饼,就像重庆没有鸡公煲,天津没有天津饭一样。
加尔各答
▲印度版“海底捞”也不做印度飞饼啊
硬要谈印度飞饼和印度的关系,只能说饼还是那张煎饼,做饼的人还是印度血统的人,但实际上真正印度原产的薄饼Roti,是没有馅儿的,更不可能有水果或者巧克力。
斋普尔
▲正宗的印度Roti饼,不会飞,也没有那么大只,还得用手撕着吃
而印度飞饼的真正“始作俑者”其实是东南亚国家一些印度裔移民发明的,他们把印度的Roti饼和东南亚十分流行的水果Pancake饼融合起来,再加上狂拽酷炫的烙饼动作,于是打造出我们在国内餐厅常见的杂耍似的“印度飞饼”。
中国
▲来中国烙飞饼的印度小哥(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第三条:全球对女性最危险的国家。
这条不敢完全破除,印度当地女性我也没有调查过,但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一般女性外国游客在印度被袭击和侵犯的情况显然没有网传的那样夸张,有被媒体妖魔化的嫌疑,就像他们总是妖魔化朝鲜一样。
印度
▲印度女学生抗议强奸游行(图片来源:英国卫报官网)
通常在大都市或者旅游城市,都可以看到许多女性游客的身影,西方的、东方的都有,而且在斋浦尔、阿格拉、瓦拉纳西和孟买,我都亲眼看到有来自中国的女生,甚至在斋浦尔我还见过一个妈妈带着俩女儿来的纯女性自由行小团体。
新德里
▲结伴游览清真寺的白人小姐姐们
所以我相信,只要不去偏远的地方,不上黑车,不住黑旅馆,正常时间段的出行在印度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讲道理,我觉得印度人只是对钱包不够友好,其他都还好。
鹿野苑
▲来自广州的一男两女三人组在印度深度游
另外,印度政府为了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摘掉所谓“全球对女性最危险国家”的帽子,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我也是看在眼里的。
比如,印度火车和地铁都设有女性专用车厢或女性专座,大街上的墙壁、标志牌还写有女性专用报警电话。这些措施也许没有那么立竿见影地减少印度对女性的犯罪率,但我想女性的安全系数肯定会得到提高。
孟买
▲孟买地铁的女性专用车厢
至于印度现在的治安状况是否适合女性来游玩,我想说还是回到我最开始讲的那句,印度不是一个像“新马泰”那样的典型性旅游国家,它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不仅仅是对于女性而言。
但要说谈及印度旅行就像谈虎色变一般那就又犯了“被迫害妄想症”的毛病了……其实大可不必慌张,去哪个国家旅行都有不安全的因素,还是看你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技巧去应对。
斋普尔
按照自由行难度来划分的话,如果说泰国是入门级,越南是进阶级,柬埔寨是挑战级,那么印度就是出师级……也就是说,印度全程靠自己走下来,你就可以出师了。在天竺炽烈的阳光和飘洒的风雨中锤炼成一枚自由行老鸟,以后面对其他亚非拉国家也不在话下了。
当然,战乱国家除外,那是地狱级。

【卷一】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即使对印度没有任何了解的普通中国人,都能从《西游记》里知道古印度有个大雷音寺,那里住着如来佛祖。
这是我们关于 印度 和宗教最早的了解,但可能大多数人最多也就了解到这里了。
诚然,对于从小深受反封建迷信教育和学习科学知识长大的 中国 人来说,宗教信仰更像是神话故事一般的存在,它存在于书本里,存在于风景里,存在于博物馆里,但唯独不存在于生活里。
印度国家博物馆
所以,同样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我,初次来到 印度 的时候,面对大街小巷熙来攘往的包裹着头巾的人、眉心上涂着红点的人、穿着白色或黄色大袍子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格外吸引我的瞩目。
不需要太久,你就能感受到 印度 那种通过宗教把古老与现代糅合到生活中,所散发出的独特文化气质,仿佛陈年的酒香渗透进 印度 社会的每一寸肌理,转而又很自然地濡染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的耳目和内心。
瓦拉纳西
比如 ,我会经常看到,某个正在我前面行走的印度人,突然停下脚步,朝路边低矮的神龛弓下腰,双手合十,闭眼祈祷片刻,再继续赶路。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的我,总会莫名被信徒们不经意的行为所打动。
瓦拉纳西
宗教信仰方面,中国和印 完全是两个极端。
对于印度人而言,一个人没有宗教信仰,是难以置信的事情。
瓦拉纳西
我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坐我正对面的印度小哥,注意到我腕子上佩戴着天珠手串,便饶有兴趣地问我是不是佛教徒?而我则笑着否定了他的疑问。
于是他追问:“那你信奉什么宗教呢?”
我抬了一下眉毛,说道:“我没有宗教信仰啊。”
这时他用发现外星生物似的眼神打量了我一下,像是在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你怎么会没有宗教信仰呢,你难道不信基督教,或者你们国家自己的宗教么?”
我看到他眼睛里写满了困惑和不解,就好像我第一次站在 印度 的土地上,看到所有人都是宗教信徒一样,先是不由得惊叹,再是陷入到沉思。
那烂陀寺
仔细想想,也是,印度是世界许多古老宗教的发祥地,在这个拥有如此绚烂宗教文化的国度,要找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几乎不可能。
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甚至是指导生活方式的第一准则,宗教信仰的力量远远超过法律对他们的约束。
因此,一辈一辈的印度人,无条件地接受父母所信奉的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无时无刻不与宗教紧密相连。
瓦拉纳西
而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印度会成为一个宗教大国?为什么这么多种宗教信仰都起源于 印度 ?
又是什么原因能够绵延数千年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印度的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
这一连串的疑惑让我对印度越发感到好奇,我兴致勃勃地流转于 印度 的各大博物馆寻找答案,后来又从 印度 人自己写的名叫《惯于争鸣的 印度 人》一书里,获得了许多启示。
克久拉霍
谈到印度宗教的源流,必然要涉及到印度的历史,这两个都是时间轴上的问题。
印度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尚武的民族,基本属于“战五渣”的水平(貌似热带地区的原住民都普遍干不过从温带寒带来的“野蛮人”),外加没有天然屏障的保护,印度河、 恒河流域可以长驱直入的开放平原,便经常遭到西北部驰骋草原的套马杆汉子们的暴锤和抢掠,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当上统治印度老百姓的霸道帝王。
到了近代,被蹂躏习惯的印度人,几乎没有怎么抵抗就拜倒在高头大马、坚船利炮的英国人的脚下了。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于是,总是不能当家作主的印度人,饱受“二等公民”之苦,早已无暇顾及本民族的历史。
长期处于外族势力的高压统治下,印度文明似乎失去了纵向延伸的空间,就像努力生长的韭菜,每当长高一截,就被农人毫不留情地割去。
因而在这种惨淡的历史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民族,往往蕴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力量。
斋普尔
印度 的古圣先贤在这片洒满苦难的土地上,修行悟道,著书立说,为劳苦大众构建起一座座形而上学的宗教殿堂。
这对于那些挣扎在最底层深陷绝望的人们来说,或许是唯一支撑其存活下去的灵丹妙药。
他们不再关注今生的时间和现实的世界(反正关注了也改变不了命运),把更多的信念和希望寄托于来世,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但想起来就嘴角上扬的极乐净土。
斋普尔
所以,印度就这样成为了“天选之国”,成为了众神降临人间的绝佳落点,也成为了众多宗教应运而生的理想摇篮,可以说印度具备一切宗教萌芽与成长的先天条件。
瓦拉纳西
宗教的种子撒入印度这块沃土之后,立马如鱼得水,遍地开花。
谁也说不清这座神坛里究竟开了多少朵花,但可以确信的是开得最醒目的那几支,成就了今天印度的宗教色彩。
克久拉霍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来印度的第九天,我们从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 出发,前往北面10公里外的佛教圣地鹿野苑,沿途看到一座明黄色的基督教堂,一座浅绿色的清真寺,而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则是一个锡克教徒。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我就密集地接触到了五种不同的宗教形态。而丝毫不用惊诧,这就是 印度的社会底色折射出来的独特人文 光泽 。
你若是初来乍到,一定会觉得眼花缭乱、扑朔迷离,但对于早已谙熟这种瑰怪氛围的我来说,却不啻为旅行记忆中一段手法精妙的蒙太奇。
斋普尔
上面提到的五种宗教,再添上一个耆那教,便组成了当今印度最盛行的六大教派
其中 印度 教信徒以人口占比达80%的绝对优势,成为印度第一大宗教。
对,你没有看错,虽然印度对中国人来说最出名的是佛教,但今天的印度,佛教非但不是主流文化,还曾在一千年前中断过,其地位已一落千丈。以至于我在印度的旅行中,除了佛教圣地以外,几乎没看见过在大街上蹓跶的佛教僧侣。
印度
佛教在印度的信众只占印度总人口的0.7%,排名第五。在它前面还有排名第四的锡克教,占比约1.7%;排名第三的基督教,占比约2.3%;而位居亚军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比超过14%;六大宗教里唯一排在佛教后面的是耆那教,仅占有0.37%。
最后还剩不到1%的人口分给其他所有的小众宗教,比如拜火教、犹太教、巴哈伊教等等。
孟买
无论这些宗教你听过与否,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至今仍有着千万人信仰,并虔诚地遵守着不同于世俗之人的清规戒律。
当我辗转于印度不同的城市,游走在迥异的庙堂之间……从德里的锡克教,到阿格拉的伊斯兰教;从克久拉霍的耆那教,到 瓦拉纳西的印度教;从菩提伽耶的佛教,到加尔各答的基督教;最后还去到了孟买的犹太教和拜火教,整个旅程犹如参观了一场日复一日、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信息量和知识量忽然爆炸式地疯涨,一时间还难以全部消化。
那烂陀寺

印度教:国民第一宗教

在这些争奇斗艳的宗教花丛中,开得最大、最旺盛的一朵无疑是以国名冠之的印度教(Hinduism)了。
它最标志性的特征是多神论,崇拜三大主神——梵天(Brahma)、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hnu),他们分别代表着创造、毁灭和维护。
瓦拉纳西
我第一次接触印度教文化其实是在柬埔寨的吴哥窟 ,教义里的天神、仙女形象和史诗故事被浓缩在精美绝伦的古庙石刻中,艳惊四座。
自此以后,印度教艺术在我的字典里就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
孟买
▲湿婆神铜像,三大男神中湿婆的粉丝最多
现今在印度流行的印度教,形成于公元8世纪,是在继承了印度本土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Brahmanism)衣钵的基础上,吸收同时期其他教派的哲学思想,再揉入印度民间的神话传说、风俗禁忌,逐步发展而来的。
斋普尔
▲象头神格涅沙(Ganesha)石雕,他掌管智慧和财富,是印度人民喜闻乐见的财神爷
按照信众多寡排名的话,拥有10亿教徒的印度教,是世界人口数第三的超大型宗教,仅次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佛教徒的两倍。
当然这也不奇怪,毕竟印度的人口基数大,2017年统计已经攀升至13.39亿了(超越 中国 指日可待),占比八成的印度教徒,比全 欧洲 的人口加起来还多。
瓦拉纳西
不过有意思的是,印度虽然是个印度教大国,但它并没有立印度教为国教,印度宪法规定其为世俗国家,属性上和中国差不多,而不同于隔壁的 巴基斯坦 ——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这个我觉得可能与印度教本身食素、反暴力、不看重物质拥有的教义有很大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印度 教徒都比较“佛系”。
如我所见,大多数印度人,在神学思想和宗教禁忌的指引下,确实表现出温和、忍耐、无所谓的一面。
瓦拉纳西
正像印度国父甘地(Mahatma Gandhi)曾说的那样:“如果有人让我给 印度 教下一个定义,我就会简单明了地说通过非暴力的手段以追求真理。”
甘地不仅笃信 印度 教即“真理与非暴力”,而且余生也是如此践行的。
他手持长棍,身裹白布,戴着圆形眼镜,理着光头的苦行者形象,便是 印度 教核心精神的体现。
斋普尔
▲圣雄甘地, 印度的“孙中山”
但是,印度教在形塑印度人神性的同时,我们又无法否认它的另一面——种姓制度给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巨大阻碍。
我们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借宗教之名,按血统分工的社会等级系统。
孟买
印度教把人严格地分成婆罗门(Brahmin)、刹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ya)和首陀罗(Sudra)四个阶层,然后和社会职能一一对应,分别是祭司僧侣、王公贵族、商人平民和苦工仆役。
实际上,还有第五等的“不可接触者”——达利特(Dalit),其地位卑微到尘埃,压根没有把他们纳入人民的行列。
新德里
前面所说的这四个种姓之间会一级一级往下压迫,高种姓歧视低种姓,低种姓畏惧高种姓,每个种姓的人通常只在自己种姓生活的范围内行动,与别的种姓不相交际,互不通婚。
最要命的是不但这种身份和职业是世袭的,就连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也是世袭的。这就导致了几个世纪以来 印度 僵化的社会结构和孱弱的综合国力。
直至印度建立现代国家以后,才以法律的形式废除种姓制度,并且实施了有点反向歧视意味的“保留政策”,即在参政、求职、升学等各方面固定为低种姓群体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高种姓即使再优秀也不得占用。
克久拉霍
尽管政策看上去越来越公正,但人们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可不是一纸文书就能轻易消弭的。
我在火车的空调一等座车厢,就见到过高种姓的乘客对低种姓的茶水工吆五喝六的傲慢态度,而后者却仍是毕恭毕敬地端茶倒水。
那种早已深深植根于印度民族基因里的种姓区隔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交往中难以掩饰……可想而知,歧视现象在更加偏远保守的农村,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克久拉霍
但转念一想,我们在对 印度 社会风气评头论足的时候,是不是忘却了 中国 难道就不存在地域歧视、城乡歧视的情况么?
说到底,歧视本就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深受 印度 教等级观念影响的 印度 人,这种全国性的移风易俗,必将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不过……我知道 印度 政府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不会回头了。

佛教:因反对而生

印度 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并不是近现代才冒出来的想法,早在公元前6世纪——佛祖释迦牟尼还生活在人间的年代,当时的北印度地区就流行着与传统“婆罗门思想”尖锐对立的“沙门哲学”。
沙门”(Shramana)简单来讲,就是梵语“修身养性、淡泊明志”的意思,“沙门哲学”主张人们出家修行,超脱尘世的牵绊,而释迦牟尼参悟的佛法正是“沙门哲学”的重要一支。
佛学思想中的“众生平等”首先就否定了婆罗门教宣扬的种姓制度,可以说,佛教(Buddhism)就是为反对婆罗门教而诞生的。
鹿野苑
早期的原始佛教理论,基本上都是批判继承婆罗门教,总结“沙门”思潮中各大宗派,而改编、组装出来的观点,完全由自己原创的思想并不多。
稍微比对一下两者的教义,你会发现佛教的核心价值“三法印”几乎就是把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颠倒过来使用。但这恰恰是佛教从众多“沙门”中脱颖而出、流传后世的秘密武器,因为它敢于一条条地正面刚主旋律文化婆罗门教。
比如 婆罗门教认为的“世间万物由梵天创造”,佛教则直接用“宇宙无始无终”和“万物皆空”打脸,否认世界是开创于某个至高无上的大神。
印度国家博物馆
作为印度古典时代反婆罗门教的新兴力量,佛教一度成为当时的宗教“网红”,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8世纪的一千多年时间,佛教站上了印度历史舞台的C位,曾三次被北印度的统一王朝大力推广,鼎盛时期的普及范围几乎覆盖南亚次大陆全境。
今天我们在印度旅行还能看见的佛教古迹,大部分都是源自那个黄金年代的遗存。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佛教“四大圣地”之二的菩提伽耶鹿野苑 ,前者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地方,后者是他第一次向世人宣讲佛法的地方。
摩诃菩提寺
▲佛教圣地大菩提寺
我也是在这两个地方才终于得见出家的佛教徒……他们的辨识度很高,一般都穿着赭红色或橙黄色的僧袍,理一个圆寸的平头,脸上呈现东亚人的轮廓,脖子上戴着长串的佛珠,有时候会握在手上盘捏……如果去过西藏的话,便一眼能瞧出这身行头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喇嘛。
在菩提伽耶最著名的大菩提寺,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僧侣都是这副打扮……所以我在想,他们是印度人还是来自其他国家。
摩诃菩提寺
傍晚时分,有一个年轻的喇嘛正在寺庙的外圈发放免费的零食,当地的印度平民呈扇形围拢在他周围,伸着手拼命地哄抢。众人争先恐后,一片嘈杂,而布施者不急不慢,泰然处之……这一幕,立刻让人感受到了两种宗教的差别。
等众人分光了布袋里的食物渐渐散去,我走上前,跟这位布施的小和尚寒暄了几句。
我礼貌地问道:“小师傅,请问您是印度本地人么?”
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我:“噢,不是,我来自不丹。”
我恍然大悟,接着又问:“庙里的僧人都是来自不丹么?”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我:“应该是吧,只要跟我穿得差不多的都是。”
摩诃菩提寺
几句话聊下来,已然解除了我的疑惑。
不丹我是早有耳闻的,之前梁朝伟和刘嘉玲就是在那里举办的世纪婚礼。
不丹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紧邻我国的西藏 ,受藏文化影响深远,全民信奉藏传佛教。
而藏传佛教徒是我见过的全世界最虔诚的佛教徒,这么大规模的来印度朝觐、学法,非他们莫属了。
印度

耆那教:跟佛教分道扬镳

与佛教同时期产生,一同对抗“婆罗门思想”的另一支“沙门”宗派,在古代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叫做耆那教(Jainism)。
这个宗教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相当陌生了,即使像我这样平时老爱看一些稀奇古怪的科普杂志的人,在来印度之前也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宗教。
克久拉霍
▲耆那教寺庙
然而在印度,耆那教可是家喻户晓的大教派,它和佛教犹如一母同胞的俩兄弟,哲学逻辑基本相通,都宣传平等、慈悲、戒奢从简的思想,打击婆罗门教起来也是毫不含糊。
但这俩兄弟后来在“信神还是信祖宗”、“修行还是苦行”、“建议吃素还是必须吃素”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终分道扬镳,各自安好了。
克久拉霍
我在克久拉霍游历的时候,遇到一个马来西亚的华裔小胖哥,他曾五次来印旅行,非常喜欢这里的宗教文化。谈话间,他告诉了我一些关于耆那教创始人的故事。
小胖说:“耆那教的创始人筏驮摩那和佛祖原本是在一起修行的,弟子尊称他们为‘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我忍不住玩笑道:“大雄不是哆啦A梦的好朋友么?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小胖尴尬地解释:“你看现在中国寺庙一般都建有大雄宝殿,这个词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克久拉霍
我正经地问:“他俩后来怎么‘分手’的?”
小胖继续说:“筏驮摩那在修行中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觉得一般的打坐参禅还不够,身心必须承受极端苦难的磨炼才能真正觉悟。”
“于是他就脱光衣服,忍饥挨饿,一天二十四小时苦行,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去乞食。而且他吃东西的要求也非常极端……吃素只是基本操作,他吃的素,还得是植物的果实和叶子,如果是以根茎作为食物的素菜,他也是不吃的。”
我惊问:“何苦这么逼自己?”
小胖答道:“因为他觉得吃植物的根,就相当于把植物杀死了,这样的做法也属于破了杀戒。”
“可能我的道行太浅,完全理解不了这种行为。”我表示无奈。
“佛祖刚开始跟他学了几天,发现大脑严重缺乏营养影响正常思维,不得不跟他说再见了。”小胖表示佛祖也很无奈。
印度
虽然时隔久远无法考证小胖跟我透露的精神领袖们的轶事是否真实(说不定他俩面都没见过呢),不过百科上显示的资料确实如他所言,现在的耆那教徒一直遵循着筏驮摩那规训的苦行方式。
这就难怪耆那教在 中国 从来没听说过了,这种宗教压根不可能有人信啊,让 中国 人吃素就已经是破天荒了,再连土豆、红薯、胡萝卜都不让吃,那不是要了亲命么?
瓦拉纳西
教义如此森严、甚至有点奇葩的耆那教恐怕也只能在印度民间流传了(反正没有他们不信的教)。
由于把一切生命都看得无比重要,因而耆那教徒几乎不会从事屠夫、皮匠、士兵这样的“不洁”职业,甚至连农业也不参与。
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无意间伤害到土壤里的虫类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大多经商、当会计或生产工业品,因为他们做事认真又很守信用,所以在 印度 商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出了许多优秀的商人和财团。
比如 ,创办印度第一家汽车公司和飞机制造厂的瓦尔昌德(Walchand Hirachand)集团,其家族正是耆那教徒。
克久拉霍

锡克教:印度人中的清流

说实在的,耆那教是不是真如传说中得那么有钱,我并没有多少体会,主要是我在印度都没怎么见过耆那教徒(也有可能是我没认出来),而且耆那教的寺庙也比较少有,不专程打个车过去是碰不到的。
如果要问我,凭肉眼所见,印度的富裕阶层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他们是锡克教徒。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门上的圆框剑形符号为锡克教标志
当我第一次踏进锡克教(Sikhism)的庙堂——谒师所的时候,我被眼前的建筑风情震惊了。
确定这是寺庙么?我怎么看怎么像五星大饭店啊!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 新德里 最大的锡克教谒师所
谒师所外面的一圈庭院全部由 大理 石铺地,主体建筑修得更是富丽堂皇,四方对称的白色大殿和上面三颗高耸的洋葱 头屋 顶,流露出如莫卧儿王宫一般的典雅气度。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而殿内修得更是富丽堂皇,主厅的天花板和立柱都是纯金打造的,闪亮得晃眼。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这还不算完,走到谒师所后院会看到一块方方正正的圣池,池水碧蓝透亮,涟漪阵阵。
和隔壁的“宫殿”搭起来一看,简直就是标准的酒店露天泳池嘛。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锡克教谒师所是我涉足过的所有宗教庙宇中最干净、最有秩序的地方,相应的,锡克教徒也是印度人中的一股清流。
他们衣着大方,穿戴整齐,服饰独具特色。
锡克教教义规定成年的男性教徒必须留长发,然后用头巾包裹,同时还要蓄须(Kesh),插发梳(Kangh),配短剑(Kirpan),穿短裤(Kacch),戴钢镯(Kara)……这就是锡克教祖师定立的著名的“5K戒律”(感觉这一套体系基本上就是跟佛教剃光头、穿长袍的规矩反着来的)。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一个锡克教徒站在你面前,你可以一秒钟辨认出来,因为只有他们脑袋上会裹着一大包严严实实的粽子似的头巾。
这样的造型,很容易让我联想起在许多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印度人形象,等我来到印度才弄清楚,并不是所有 印度 人都是这副扮相,他们只是锡克教徒。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之所以锡克教徒能成为 印度 人的代表,主要是因为英国人来殖民的时候,喜欢征召锡克教徒入伍当兵,他们跟着 英国 人的部队,辗转世界各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晚清民国时代,在上海英租界充任警察的大部分是锡克教徒,由于他们的制服标配是包裹红色的头巾,而“警官”又唤作“阿Sir”,所以被 上海 居民戏称为“红头阿三”,这也是现在网友们爱管印度人叫“阿三”的由来之一。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抛开历史的偏见,如今综合来看,锡克教徒无论是从颜值、武力值,还是财富的积累能力,都是印度几大本土宗教中无可争议的冠军。
但要谈到是什么造就它如此积极入世的社会态度,那就不能不提到客观上把锡克教推上历史巅峰的伊斯兰教(Islam)。
泰姬陵
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里产生的时间最晚,公元7世纪才兴起,然而不到两百年的时间穆罕穆德的徒子徒孙们便迅速发家,依仗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构建起强大的军事帝国。
11世纪以后蛮横的伊斯兰教大军横扫中 西亚地区 ,又把目光转向了卧榻之侧的印度,以摧枯拉朽之势“染绿”了印度人民,胖揍了印度教,撵跑了佛教,趾高气扬地站到了宗教舞台中央。
新德里贾玛清真寺
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族统治者在宗教上采取了敌对、歧视的高压政策,常用暴力手段逼迫其他宗教信徒改信伊斯兰教,这就激起了 印度 教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
这其中有一个叫那纳克的年轻人,抵制的呼声最高,他不仅反对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做法,也不赞成印度教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于是他创立了一个“既没有 印度 教徒,也没有穆斯林”的全新宗教——锡克教,一个集二者优点于一身的提炼型信仰。
孟买
“锡克”的梵语意思即为“学生”、“弟子”,因此锡克教不讲究信神,而是十分尊崇本教的首领和上师,尊称为“古鲁”。
历代的“古鲁”带领门徒们坚定地反抗伊斯兰教政权的压迫,甚至发展成了带有军事化色彩的宗教组织。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锡克教教义中,鼓励信徒们随身携带武器……时至今日,锡克教徒也是印度唯一能够佩刀上街而不被逮到警察局的资深“社会人”。
班戈拉•撒西比锡克教谒师所

伊斯兰教:热情好客的反派角色

话说回印度的伊斯兰教,貌似在印度历史上总是扮演着大反派的角色,跟穆斯林沾边的事情,往往多是战争和教派冲突……这也没有办法,谁叫它第一次出现就是外族入侵夹带的文化副产品呢?
然而伊斯兰教(Islam)身上不仅是闪着阿拉伯弯刀的寒光,它还有个致命性的问题——和 印度 本土宗教格格不入。
伊斯兰教的世界观是一神论,只承认安拉真主(Allāh)是世上唯一的神,全然不顾梵天、湿婆、毗湿奴的颜面。
新德里
在对死亡的认知方面,二者也是水火不容。伊斯兰教教义里压根没有轮回观念,穆斯林相信人死后,将由真主审判,进入永久的天园或者火狱;这就完全与印度教、佛教生死轮回的基本信条背道而驰了,按照穆斯林的说法,人要是不能重新投胎到来世,那今生还修炼个什么劲呢?
新德里
此外,最无解的还是饮食上的巨大差异,我们都知道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但他们爱吃牛羊肉,可在 印度 人眼里,牛是要当神一样崇拜的,坚决不会吃牛肉……你说这两种宗教的信徒要坐在一个食堂吃饭,那还不分分钟打起来?
新德里
不知道现在印度教徒的拳脚功夫练得怎么样了,但古代我是知道的,根本不是穆斯林的对手。
只不过风水轮流转,曾经不可一世的伊斯兰文明,最终还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和封建社会的瓦解,逐渐退去光华,挤入一视同仁的印度宗教大家庭中。
尽管上世纪40年代的“印巴分治”划走了绝大多数穆斯林(到 巴基斯坦 ),但今天的印度社会仍生活着1亿多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
新德里
印度 的首都德里曾经是伊斯兰王朝——莫卧儿帝国的都城,这里遗留下来的众多古迹呈现出鲜明的伊斯兰风情,整个城市也涌动着清晰可辨的穆斯林气息。
尤其是德里老城,坐落着全印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寺中可以容纳两万五千人同时做礼拜,故而成为了北 印度 穆斯林一个极为重要的聚集地。
新德里贾玛清真寺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伊斯兰教其实并不反感,而且在国内,除了佛教,我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伊斯兰教, 比如 小区附近回族同胞们开的 兰州 拉面。
当然,我对伊斯兰文化的熟悉,更多的是源自我曾三次到访 西北 的旅行经历,以及我孤征 巴基斯坦 所遇见的人和事。
我觉得没有哪个宗教生来就是要制造矛盾和纷争,《古兰经》与《圣经》、佛经一样都是倡导 和平 的,关键在于信仰它的人如何去诠释和付诸实践。
新德里贾玛清真寺
新闻中的穆斯林好像总是逃不开贬义词,但真实生活中的穆斯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热情,第二印象是做牛羊肉特别好吃。
第一条可能分地方,热情程度不尽相同,像 印度 的穆斯林就比较含蓄,但听说你是 中国 人,他们也会伸出大拇指夸上两句:“China is a good country!I love China!”
新德里贾玛清真寺
第二条似乎就不论地方了,我去过的清真餐厅,几乎没有不会做牛羊肉的,而且馕饼烤得也是一绝。在遍地都是素菜馆的 印度 ,穆斯林饭店成了我们吃口荤腥、改善伙食的“ 中国 胃”补给站。
这里悄么声地提一句,我在 印度 时隔多日再次尝到牛肉味道的,就是在 孟买 的一家伊斯兰餐馆……那炸得喷香的牛肉粒送到嘴里的一瞬间,差点流下感动的泪水。
孟买

基督教:外来的传教士会念经

同样作为外来的“和尚”,且都是一神信仰,基督教(Christianism)进入印度后却明显比伊斯兰教更会“念经”一些。
虽然从信众人数上来看,基督教的规模远不如伊斯兰教,但印度人对待基督徒的态度比起穆斯林完全是云泥之别。
新德里
我曾经和一个高种姓的印度人无意中聊到巴基斯坦,他半开玩笑似的劝我以后少去那种地方,很危险,他还明确地表示非常讨厌穆斯林,认为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灵魂都不纯净。
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你们这些有宗教信仰的人,除了喜欢自己的宗教,应该看不上其他任何一个宗教吧。
新德里
但不知道是不是他看出了我的小心思,转过来又开始讲起他对基督徒的看法。
他说,欧洲人带来了基督教,给印度打开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门,英国的传教士建立了现代意义的大学和医院……他在工作中也跟基督徒打过多次交道,他觉得基督徒通常都比较绅士,而且大多很有学问。
新德里
听到他对基督教不吝溢美之词,我就能感受到欧洲人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
别看英国人到印度是殖民来的,但似乎印度老百姓并不记恨他们,反而有种受到英国很大恩惠的“斯德哥尔摩情结”。
新德里
这一点不光是从某一个人身上体现,我在加尔各答的维多利亚纪念堂更是颇有感触。
这座纪念堂乍一看修得很像美国的白宫,它是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而建的。
维多利亚纪念堂
去参观纪念堂的当地人摩肩接踵地排着大队挤进拱门,把偌大的圆形厅堂堵得水泄不通。
厅堂中央矗立着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模样的塑像,高大洁白的大理石让女王看起来特别圣洁,她手拿权杖和宝球,如女神一般。
维多利亚纪念堂
许多印度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和女神合影,觉着照得不好的还一直在那儿拍个不停,直到满意为止。
维多利亚纪念堂
我站在厅堂二层的围廊,像一个游离在外的历史旁观者俯视下方……一百多年过去了,维多利亚女王依然高傲地凝望着匍匐在脚下的印度斯坦臣民。
维多利亚纪念堂
姑且不去评价印度人的这种迷之心态,就谈加尔各答这座基督教氛围浓厚的城市,基建公交、市容市貌确确实实比我前面造访的那几个“大农村”、“小县城”要好得多,至少我觉得我是行走在一座21世纪的人类城市。
讲道理,这还真得归功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及随船而来的圣公会传教士,他们花了140年的时间,把加尔各答建设成女王的“亲儿子”。
加尔各答

小众宗教:越不起眼越好

从德里到加尔各答我横穿了北印度,走了十三天,看了六大宗教,进了十间庙宇,拍了五千张照片……也许在印度文明这座巨大冰山面前,我仅仅是看到了浮出水面的一小撮尖角,但我仍欣喜若狂,对于热爱人文摄影的旅者而言,印度无疑是一个拍摄素材俯拾即是的宝藏之地。
瓦拉纳西
如果你也对印度的宗教底蕴和人文情怀感兴趣,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假期走这么多地方,那么可能另外一个方案更适合你——只待在一个城市,就能遍访各种不同的宗教。
这个城市便是名震四方的大孟买
泰姬玛哈酒店
印度自尊和财富的象征
孟买是印度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被看作是印度对外展示的名片,全城2100万人口里杂居着来自印度南北、乃至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种族,以及不同信仰的教徒。
这里除了建有印度六大宗教的寺院庙堂,还藏着不少小众宗教的礼拜场所。比如犹太教拜火教,这两种宗教光听名字就能让人产生探秘的念头。
孟买
犹太教(Judaism)因为犹太人而出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早于基督教一千多年。
因为耶稣同志也是犹太人,所以他建立基督教的时候照搬了很多犹太教的教义,因此这两个宗教都信仰上帝,并且视上帝为宇宙中唯一的神。
印度
再说到拜火教(Zoroastrianism),官方称“琐罗亚斯德教”,它源自古波斯地区,而且资历也比较老,和佛教在同一时期创立。
中国人因为看金庸小说比较多,都知道元朝末年有个“圣火令”和“明教”的存在,故而听到“拜火”俩字就觉得耳熟……其实金庸笔下的“明教”对照到真实的历史应当是摩尼教(Manicheism),只不过摩尼教也产生于波斯,它俩教义就不言自明地“雷同”了,二者都尊崇光明之神阿胡拉(Ahura),以光明的象征——火为崇拜对象,这也是拜火教得名的缘由。
孟买
说起犹太教和拜火教的历史境遇,倒像是一对“难兄难弟”,它们都是在本土被迫害排挤而流落到印度来的,有点“寄人篱下”的意味,所以教徒们行事十分低调,也不怎么对外传教,在印度宗教大家庭中一直站在后排。
但过于低调对于想了解它们的游客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的宗教建筑在各大旅游网站上都找不到信息,只能打开谷歌地图比对着宗教的英文名,挨个搜索。
孟买
费了好大劲,终于查到了孟买的犹太教堂地址,谷歌还能显示建筑物的照片,一座非常漂亮的蓝色洋房,外观看起来很像国内的小型法院,如果不事先告诉我这是一所犹太教堂,我可能走到跟前了也会错过去。
不过即使是比着照片找对了地方,我也还是没能如愿进去参观……说来也是倒霉,我去的那天刚好碰到教堂翻修,门口支着一堆脚手架,工人们正站在架子上刷大白……对,他们把蓝色的教堂墙壁刷成了白色,于是我眼睁睁地看到谷歌地图的资料过时了。
孟买
犹太教堂我在孟买地图上只找到了一座,但拜火教的神庙就比较多了,市区内就有三座,而其中有两座比邻而建。
拜火教神庙我原以为会长得跟古代希腊、地中海沿岸的庙宇类似,然而当我看到它的真身的时候,发现跟我想象的大相径庭。
孟买
与其叫它“神庙”不如称呼“神楼”,从外形上看就是一幢带门廊的双层西式楼房,要不是屋顶外墙上雕刻有拜火教的主神标志,压根不会想到是座宗教建筑。
孟买
▲双翼加尾羽拱卫着圆环中间的白胡子老爷爷“阿胡拉”即为拜火教LOGO
神楼的大铁门上用英文写着“Parsee Fire Temple”的字样……没错了,这就是“帕西人”(Parsee)的火神庙。“帕西”正是生活在印度的波斯移民的自称。
孟买
火神庙没有维修也没有关门,但我依然只能待在门外“挂眼科”,因为看门的老大爷不让我进去,表示谢绝非教徒入内。
孟买
果然如今的小众宗教能做到“大隐隐于市”且又香火不断是有原因的,他们谨言慎行地把自己的信仰守护起来,尽量保持和当地居民区别不大的装束,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修得也是越不起眼越好……也许,他们深谙“逆风猥琐发育,顺风神装无敌”的不二真理。
孟买
随着旅行的深入,慢慢地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宗教文化,不由得被宗教本身的奇闻异事和宗教之间的爱恨情仇所吸引……
想想看,世界上有这么多宗教,每个宗教都有这么多人信仰,这还不足以说明宗教文化的魅力吗?
瓦拉纳西
宗教划定出信徒们言行的范围和尺度,而信徒们又反过来塑造着宗教的面貌和性格。
有的特别热衷传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如一个动作夸张的杂技演员,希望所有的观众都注意到他;有的喜欢闭门造车,如犹太教、拜火教,仿佛忽然出现在街头的魔术师又快速地消失,让人摸不清套路;而有的则淡定的像个驻唱歌手,如印度教、佛教,你来与不来,他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瓦拉纳西
印度恰好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主办方,它把这些不同“人设”的宗教信仰都招致麾下,让他们各显神通,把这场宗教博览会办得异彩纷呈……当你心怀敬意,游走其间,你会发现那扑面而来的仪式感,在华美的服饰、庄重的祭典和灵犀的唱经声中,转化成一幕又一幕的人文大戏,在恒河母亲的注视下经久不衰地上演着。
或许有那么一刹那,你会相信,神真的来过这世间。
瓦拉纳西

【卷二】现实版“疯狂动物城”

奋笔疾书中,敬请期待……
- To Be Continued -

本游记著作权归@6823192383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